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艳辉通讯员戴长飞
5G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厂区危险区域24小时值班,自主智能执行任务,大屏实时预测、预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只要戴上AR智能双目眼镜,德国和奥地利的技术专家就能实现高清远程通讯,指导现场设备组装……郑州德仓二手钢结构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G应用“大显身手”,赋能钢结构“智造”。
年末12月30日,郑州宝业钢结构一站式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SMIMS)和5G+钢结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功上线,标志着全省首家5G智能工厂正式亮相。郑州钢结构产业。
深化豫沪合作,行业频出“新成果”。郑州德仓二手钢结构是上海宝业集团在中国单位面积投资的最大基地。也是河南首家装配式钢结构智能工厂,年产钢结构产品5万吨。引进了中国第一座钢结构。该智能生产线填补了河南高端智能钢结构行业的空白。继2019年7月试产后,郑州宝冶钢构在推动和引领钢结构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5G赋能,“智造”升级。 “作为‘双循环’的基础力量,智能制造将成为提升整体制造水平不可忽视的增长引擎。” 德仓二手钢结构郑州市委书记、总经理德仓二手钢结构董事长唐炳川介绍,2020年,郑州宝冶钢结构智能生产线将全面投产,实现最复杂生产过程的无人化;联合德仓二手钢结构、中冶东方,开发一站式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和5G+钢结构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5G+钢结构智能工厂,贯穿钢结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实现全过程的穿透式管理,促进钢结构制造过程中的数据交互、人机对话、远程能源。更高效的控制、管理和实时决策,让传统钢结构产业焕发新生,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新闻链接: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世博主题馆、上海迪士尼乐园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郑州市二手钢结构车间,各种这种钢结构被用来支撑它,还有一家公司——上海宝业集团。
郑州德仓二手钢结构由上海宝冶集团和鞍钢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坐落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9年7月6日,“郑州德仓二手钢结构”正式亮相并进入试生产。此后,中原地区又添置了钢结构装配式智能工厂。
郑州宝业钢结构年产5万吨钢结构项目,总投资5.6亿元,占地162亩。 2017年底开工建设,是上海宝业的国内单位。工厂投资领域最大的基地之一。
宝冶钢构作为河南首家钢结构智能工厂,旨在打造一流的绿色钢结构系统集成服务商,推动和引领钢结构行业智能化发展。面对“新基建”带来的战略发展机遇郑州市二手钢结构车间,宝冶钢构不断探索智能制造和质量建设发展新业态,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ICT技术,实现5G智能化巡检、超高速高清视频、数据采集、机器视觉、机器人应用、智慧物流、智慧工地等十大应用场景。随着一站式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SMIMS)和5G+钢结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功上线,郑州宝冶钢结构致力于打造中国智能装备制造和5G技术应用的示范标杆。